成果发布|2024中国企业常用范围3碳排放因子推荐值
2025年3月7日
文章来源:零碳实验室ZEROLab
摘 要 针对企业碳排放核算与信息披露工作中常用的排放因子,覆盖能源、运输、差旅等重点场景,满足范围三类别3、4、6 和 9 核算与审核需求。作为供应商特征值(…

摘 要
针对企业碳排放核算与信息披露工作中常用的排放因子,覆盖能源、运输、差旅等重点场景,满足范围三类别3、4、6 和 9 核算与审核需求。作为供应商特征值(primary data)缺失时的替代方案(secondary data),本次发布的排放因子推荐值具备更好的数据质量,在技术、时间、地域代表性、完整性和可靠性方面均有所提升。此外,本文中的排放因子数据集,已经作为核心数据提交中国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系数库(CPCD),经审核后将发布。后续更新将实时同步至该数据集。点击文末论文链接,获取工作论文,了解推荐值的详细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。
编制背景
随着企业普遍设定碳目标、定期核算企业与价值链碳排放、开展审核并进行披露。范围3(Scope 3)核算缺少可靠的本土默认排放因子是企业常遇到的问题。零碳实验室(ZEROLab)综合统计数据、文献数据和可靠案例研究,尝试以工作论文和数据集方式,编制并发布适合中国企业碳核算需求的范围3排放因子推荐值。本套数据集遵循温室气体核算体系(GHGP)和ISO 14064-1:2018要求,覆盖能源、运输、差旅等重点场景,力求更好反映本土相关活动的当前排放特征,满足企业范围3温室气体核算与披露需求,体现企业降碳举措成效。
适用场景
- 企业ESG信息披露中的GHG核算:对于无法获得供应商或订单特征数据(primary data)时,本文推荐值(secondary data)可以满足GHG Protocol数据质量要求,适用企业按照ISSB、GRI或交易所ESG信息披露规范开展核算,并为核算提供可靠、透明的信息来源,也适用于CDP问卷相关数据填报。适用核算周期:2024年1月1日–2024年12月31日,体现截至2025年2月可得的统计数据和文献信息。
- 企业长期降碳绩效跟踪与评价:我们将持续更新各类型排放因子的数据来源,纳入数据质量更高、时效性更好的统计数据和文献,以便于体现已经发生的中国能源、工业、交通等行业的降碳成效,适用于企业持续跟踪范围3排放情况,评估与企业碳目标符合性。
- 企业GHG排放的第三方审核:获取推荐值的过程、方法和数据来源通过工作论文形式发布(详见文末),可以满足第三方审核对数据透明度的要求。建议优先采用本版本以反映最新能源结构,技术变革等特征。
排放因子推荐值
本数据集覆盖类型——范围三:电力输配损失(类型3)、天然气上游排放因子(类型3)、汽油和柴油上游排放因子(类型3)、商务差旅排放因子(类型6)、上游/下游运输和分销排放因子(类型4 & 9)。

<数据集亮点>
- 涵盖中国能源上游(汽/柴油、天然气)及高频差旅场景(住宿/航空/高铁/网约车),提供覆盖质量(kgCO₂e/t)、体积(kgCO₂e/L)、能量(gCO₂e/MJ)的多元化换算基准,兼容企业多口径核算需求。
- 透明化细分排放贡献,帮助企业精准锁定高碳场景(如优先减少燃油车、液化汽船、油船使用),制定有效减排策略。
- 差旅通勤排放因子支出金额法兼容企业现有财务数据(如差旅报销记录),无需额外追踪物理活动量,节省核算成本。
- 优先采用国家统计局、国家能源局、生态环境部、民航局、行业协会等权威数据源,结合可靠企业案例特征数据(石化/交运行业),经过多个数据来源的交叉比对确认数值合理性(详见工作论文)。
- 我们将每年扩展研究样本、整合最新中国低碳技术进展(如新能源车渗透率),确保企业获得年度更新的排放因子(例如2024年出租车电动化率已达87%,显著优于历史数据),真实反映企业年度减排行动成效。
例如,全国线损率采用2024年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(4.37%),较2022年有所下降,反映电网节能降损成效。
完整的数据集及配套技术文件,请参考零碳实验室论文集:

- 范围三核算 – 2024中国企业常用排放因子数据集(同时提交CPCD数据库)
- 若需定制企业排放因子数据集,可联系:0ccicontact@chinacsrmap.org